1、长辛店白枣 |
2、丰台芍药 |
3、草桥菊花 |
4、太子峪大枣 |
5、冰花酥 |
6、北京雕漆 |
7、白煮肉 |
8、苏造肉 |
9、北京蜂王精 |
10、肉末烧饼 |
1、长辛店白枣
又称长辛店脆枣,丰台区长辛店、朱家坟、张家坟一带为其主要分布区,以庭院栽植为主。这种枣果实为长卵圆形,个大,平均重13.6克;果皮薄,肉脆,核小,吃起来多汁味甜,品质上等;9月上旬成熟。此品种树姿半开张,树势强健,丰产性极强。
2、丰台芍药
芍药为毛茛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原产我国,在秦岭、大别山、京西百花山等地均有野生种。我国栽培芍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代扬州栽培最盛。丰台区在明代就是著名芍药种植地。 芍药有肉质粗大的主茎,离0.6-1米,叶为2-3回羽状复叶。花单生于分枝顶端,有单瓣、复瓣或重瓣,有紫、粉、黄、白等色。2-3年后,立夏时节可见花,5月中旬开花最盛大。 芍药观赏价值很大,在群芳中,牡丹与芍药历来被称为“花中二绝”。自古就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之说,真可谓一花之下,万花之上了。芍药是布置园林庭院的珍品,且花梗长而挺直,宜作切花。根可入药,有养血敛阳、柔肝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头晕、眼花和出虚汗等症。
3、草桥菊花
草桥菊花主要产于丰台区花乡草桥村,花乡草桥村地处南三环玉泉营桥和南四环马家楼桥之间。全村总面积3.98平方公里,村民4000多人,属地居住人口约2万人。因花卉产业发达,被称为丰台区的花园社区。
4、太子峪大枣
太子峪村为山坡丘陵地带,生态环境优美,那里生产的长辛店大枣,至今已经有数百年之久。长辛店大枣成熟期比冬枣短,平均重13.6克,果皮深红色,光滑平整,皮薄汁多核小,果肉细嫩,酸甜适中,口感好,营养丰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北京名果》一书中位列鲜食枣第一位。太子峪村建立了北京市农业生产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华名枣博览园。
5、冰花酥
北京特产—冰花酥,是北京传统风味小吃。具有口感香脆无杂质,表面沾糖均匀,甜酥可口,桂花香味浓郁的特色。 特产文化:将水、碳酸氢铵、饴糖、鸡蛋搅拌均匀,再放入生油、桂花和面粉继续搅拌均匀(时间不宜过长,防止面粉上劲),将面团摘剂,擀成长方形、八毫米厚的薄片,用椭圆和桃形模具压成生坯,将生坯表面粘附白砂糖,放入盘中,在生坯上面挤上金糕、桃嘴处喷红,放入烤炉中烤熟即成。
6、北京雕漆
北京雕漆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各工序技艺要求都很高。其中雕刻是最主要的工序。雕刻的刀法,过去主要是平雕,现在大量的是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等。雕漆的配色也很讲究,过去只有黑、红、黄、绿四种颜色,现在发展到白、杏黄、茶红、粉红等二十多种。每种作品也由过去的单一色彩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套色。这些产品,都具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7、白煮肉
北京特产—白煮肉,北京传统名菜,汁浓味厚,入口滚烫,吃过的人都赞它: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嫩而不烂、薄而不碎。再点缀上碧绿的香菜与晶莹的酱汁,看上去就透着香气,是春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此菜创始于明末的满族,约有 300多年历史,清入关后从宫中传入民间。凡要煮肉,先将皮上用利刀横立刮洗三四次,然后下锅煮之。随时翻转,不可盖锅,以闻得肉香为度。香气出时,即抽去灶内火,盖锅闷一刻捞起,片吃食之有味。
8、苏造肉
苏造肉是老北京特制菜肴,既不是家常自做,也不是筵宴所备。所谓“苏造”并非仿照苏州口味烹造。原来是由清宫传出的做法。用多种中药和香料配合,有开胃健脾之功。烹制时,着重于文火煨焖,“苏造”包含“酥造”的含义。相传乾隆四十五年,皇帝巡视南方,曾下榻于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中。陈府家厨张东官烹制的菜肴很受乾隆喜爱,后张东官随乾隆入宫,深知乾隆喜爱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这九味香料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节气不同,用不同的数量配制。这种配制的香料煮成的肉汤,因张东官是苏州人,就称“苏造汤”,其肉就称“苏造肉”了。
9、北京蜂王精
四十多年前,中国第一家致力于营养保健品的品牌——国内第一支复方口服液北京蜂王精诞生了,于是中国人喝上了第一代强身健体的营养物;今天,当一幅印着《老北京中轴风情图》的北京蜂王精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时,洋溢着浓郁的老北京历史文化的北京蜂王精,成为中国老字号的代言,更为中国老字号的发展之路树立了榜样。北京蜂王精用它恒久如一的品质和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诉说着一个老字号“永葆青春”的秘密。 北京蜂王精一直以创新为理念,紧跟时代潮流,此次也抓住民族文化复兴这一契机,以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吸引顾客,推出全新包装的礼品装产品,不但迎合了现代消费者追求文化和品位的新理念,同时也为众多老字号重塑形象树立了标杆。
10、肉末烧饼
肉末烧饼是北京小吃中的宫廷小吃品种。 烧饼的制法:肉末烧饼与一般烧饼的做法不一样。它是将发面和好后对上一点硷水,加一些白糖揉匀,揪成小坯子,将坯子用手掌在案板上压成圆片,拿在一只手上,另用2克左右的面球,沾上一点香油,放在圆片中央,把小面球包进去,然后按成5厘米厚的扁圆形饼,饼上刷上糖水,粘上芝麻仁,麻仁面朝上,放入特制的饼铛上,用炭火烧熟。吃的时候,掰开烧饼取出小面球,使烧饼中间有一个空,用来夹炒肉末。